化學性質
不穩定性
濃硝酸不穩定,遇光或熱會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分解產生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從而使外觀帶有淺黃色。但稀硝酸相對穩定。
反應方程式:4HNO=光照=4NO↑+O2↑+2H2O
4HNO=△=4NO↑+O2↑+2H2O
酯化反應(強酸性)
硝酸可以與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對應的硝酸酯,在機理上,硝酸參與的酯化反應過去被認為生成了碳正離子中間體,但許多文獻將機理描述為費歇爾酯化 反應(Fischer esterification),即“酸脫羥基醇脫氫”與羧酸的酯化機理相同。
硝酸在水溶液中能夠完全電離,產生大量氫離子:

硝酸的酯化反應被用來生產硝化纖維,方程式見下:
3nHNO3+ [C6H7O2(OH)3]n——→ [C6H7O2(O-NO2)3]n+ 3nH2O
硝化甘油的制作,方程式見下:

濃硝酸或發煙硝酸與脫水劑(濃硫酸、五氧化二磷)混合可作為硝化試劑對一些化合物引發硝化反應,硝化反應屬于親電取代反應(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反應中的親電試劑為硝鎓離子,脫水劑有利于硝鎓離子的產生。
常見的硝化反應是苯的硝化:


硝酸分子中氮元素為高價態(+5)因此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其還原產物因硝酸濃度的不同而有變化,從總體上說,硝酸濃度越高,平均每分子硝酸得到的電子數越少,濃硝酸的還原產物主要為二氧化氮,稀硝酸主要為一氧化氮,更稀的硝酸可以被還原為一氧化二氮、氮氣、硝酸銨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只是優勢產物,實際上隨著反應的進行,硝酸濃度逐漸降低,所有還原產物都可能出現。
硝酸有關電勢圖見下:(標況 E/V)
HNO3—0.798.9→NO2—1.08→HNO2—1.04→NO—1.582→N2O—1.77→N2—0.27→NH4+
HNO3—0.97→NO
HNO3—1.25→N2O
HNO3—0.88→N2
典型反應
濃硝酸:








1、純硝酸可以發生自偶電離:

原理如右:




4、硝酸的氧化性與其濃度成正比。稀硝酸與金屬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濃硝酸與金屬反應同樣也會生成一氧化氮,但濃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強,一氧化氮剛反應出來,就被硝酸根離子在氫離子存在的情況下氧化成二氧化氮。方程式如下:



毒理防范
危險性
與硝酸蒸氣接觸有很大危險性。硝酸溶液及硝酸蒸氣對皮膚和粘膜有強刺激和腐蝕作用。濃硝酸煙霧可釋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氣形成酸霧,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濃硝酸加熱時產生硝酸蒸氣,也可分解產生二氧化氮,吸入后可引起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人在低于12ppm(30mg/m3)左右時未見明顯的損害。吸入可引起肺炎。大鼠吸入LC50 49 ppm/4小時。國外報道3例吸入硝酸煙霧后短時間內無呼吸道癥狀。4-6h后進行性呼吸困難。入院后均有發紺及口、鼻流出泡沫液體。給機械通氣及氧氣吸入。在24h內死亡。經尸檢,肺組織免疫組織學分析及電鏡檢查表明細胞損傷可能由于二氧化氮的水合作用產生自由基所引起的,此種時間依賴的作用可能是遲發性肺損傷癥狀的部分原因。 吸入硝酸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诜跛峥梢鸶g性口腔炎和胃腸炎,可出現休克或腎功能衰竭等。
危險性類別:酸性腐蝕品、氧化劑、易制爆、強腐蝕(含量高于70%)/氧化劑(含量不超過70%)。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硝酸氣霧產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腫??诜鸶共縿⊥?,嚴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腎損害、休克以及窒息。眼和皮膚接觸引起灼傷。 慢性影響 長期接觸可引起牙齒酸蝕癥。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害。
燃爆危險:助燃。與可燃物混合會發生爆炸。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20~30分鐘。如有不適感,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10~15分鐘。如有不適感,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